364 海军和秘密(3/4)
作品:《天兵在1917》潜艇可是占据大头,从北方舰队一口气将抽调近艘潜艇。这个数量说实话是比较惊人的。而这三十艘舰艇当中一大半都是所谓的巡洋舰潜艇。
所谓的巡洋潜艇其实就是红海军的大型远洋潜艇,而其他的就是中小型近海潜艇。说起开苏联或者说俄国对远洋潜艇是相当的热衷。早在191o年,俄国工程师祖拉维耶夫就提出建造一种排水量高达四千吨的巡洋型潜艇(这个吨位在今天的常规潜艇当中都算是体量最大的那一批)。
祖拉维耶夫设计的这种巡洋潜艇安装有36具鱼雷射管(前后各18具),还可以携带12o枚水雷,并安装有五门12o毫米火炮。说实话,这种异想天开似的大型潜艇完全越了实际。也出了当年俄国的工业能力。实际上也只有毛子那种最大的才是最好的设计思维才能搞出这种怪物。
好在当年沙皇的海军部并没有抽风,拒绝了祖拉维耶夫的设计,而是要求先建造一种由巴尔德设计的125o吨的大型潜艇,看看效果好不好,如果好再上马祖拉维耶夫的设计。
当然,随着一战日益残酷,以及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这些大型潜艇计划都不了了之。但是俄国人始终没有放弃这个想法,到了19年国家经济开始有起色了之后,大型潜艇又来了。
这就是iv批巡洋潜艇,也就是真.理级巡洋潜艇。不过实话实说,真.理级真心是个垃圾。为了使真.理级潜艇达到较高的水面航,阿萨福夫将其设计得很像驱逐舰。众所周知,驱逐舰那种体态是绝对不适合水下航行的,最开始真.理级潜艇的储备浮力高达92%,后来经过修改也达到了75%左右。
大储备浮力虽说有利于改善潜艇的水面适航性,但这样一来,其水下排量自然是水涨船高,难以做到快下潜或者上浮。同时高干舷设计也使该级潜艇容易遭到水面炮火的打击。
总而言之,真.理级就是一个奇葩(比如其莫名其妙的鱼雷装填舱口设计,通过这个舱口装填鱼雷需要一个半小时,而直接从鱼雷射管口装填仅需要二十分钟。不知道苏联人为啥要搞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设计)。其极限下潜深度仅有45米(改进后勉强达到7o米),反正真.理级用红海军官兵的话说:“那就是一坨狗屎!”
幸亏红海军也没打算让真.理级上战场。这种1936年服役的“先进”潜艇,一共也就建造了三艘,П1真.理号1939年就改为训练潜艇,战争爆之后承担运输任务时在芬兰湾沉没。П2红星号、П3火花号也在1939年改为训练艇。
而这一次红海军派往海参崴的是更先进的k级潜艇。也就是所谓的“喀秋莎”级。这种第iv批潜艇水面排水量1487吨,水下排水量21o2吨,储备浮力2o%(总算没有真.理级那么奇葩了)。其水面最大航22节水下最大航1o.3节(必须要说明的是,储备浮力小的喀秋莎竟然比真.理级水面航还要快。至于续航力,喀秋莎也三倍于真.理级。水面9节状态下,喀秋莎续航力为165oo海里,水下3节时175海里,而真.理级的两项数据为5535海里和96海里)。
这一次转调到海参崴的喀秋莎级潜艇一共11艘,分别以k打头加数字命名。其中比较值得一提有故事的是k21号,这艘194o年12月21日服役的新式潜艇在历史上的1942年7月5日曾经遭遇到提尔皮茨、舍尔海军上将号在内的德国舰队。该艇在因格岛附近从285o米的距离上连四条鱼雷,宣称重创了提尔皮茨号并击沉了一艘驱逐舰。
为什么要用宣称呢?因为后来大家伙都知道,提尔皮茨号屁事没有,而且也没有任何一艘德国驱逐舰在那个时间段被击沉。所以,俄国人的战绩全是水分。
有意思的是。红海军却信以为真,k21号在三个月后被授予了红旗勋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兵在1917 最新章节364 海军和秘密,网址:https://www.88gp.org/1/1324/1346.html